察隅有“西藏小江南”的美誉,你去看看就知道了

微信小程序,百家号Lite,察隅有“西藏小江南”的美誉,你去看看就知道了 百家号Lite

百家号Lite小程序热议话题「察隅有“西藏小江南”的美誉,你去看看就知道了」
在喜马拉雅的怀抱里,仿佛藏了一个假的西藏!
这里盛产香蕉、柠檬等等亚热带水果,沐浴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息,房屋山林间云雾缭绕,与人们对西藏的高原印象不同!
这里便是察隅,人迹罕至,却有着惊艳绝美的自然风光;
神奇的是,这里居住着一个与藏文化截然不同的部落族群—人,他们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人是目前尚未被国家确认为一个民族的人群,主要分布在下察隅镇到上察隅镇之间,可谓中国的“第57个民族”。
在人部落,每家每户的小木屋就建在自家田地前,芭蕉树和头顶烟雾缭绕的山林,营造出一副世外桃源的模样。
人,一个藏南深山中至今未确认民族归属的族群!
人俗称“巴人”,在西藏没有解放的时候,人被称为那哄,光屁股野人的意思,解放后,他们的生活也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的祖先靠捕猎为生,生活在丛林中,男女都不穿裤子,只在腰间围条裙子,他们的个子普遍矮小,身手更是灵活敏捷。在这里,牛是财富的象征
人饲养的巴麦牛高大健壮,据说是从印度交换来的,巴麦牛是人的主要财产,不仅象征这财富显贵,还是用作婚配给女家的主要聘物。如果谁家在房檐下挂的巴麦牛头骨越多,就越显示富裕,受到别人的尊敬,和西藏的传统风俗不同的是,虽然人饲养的牛很多,但至今仍无挤奶打酥油的习惯。人部落最后的头领—阿鲁松,可以说是人在外面世界的“名片”,尤其是他家堂屋里满墙油光闪闪的50多个牛头,可以说是村里最有权势最富有的人。去头领家阿鲁松家做客现在这已是一项旅游项目,除了与头领合影以及品尝当地美食,那面牛头墙也是必不可少要参观的!人不带刀就像不穿裤子一样
人从一出生就佩有一把猎刀、窄长、横在腰际,部落首领阿鲁松至今引以为豪的就是他是唯一被批准带刀进入人民大会堂的人。
过去,人的婚姻制都是男方以若干条巴麦牛、猪或猎枪等财物,通过媒人向女家求婚。女方身价从一条巴麦牛到十几条巴麦牛不等。女子成婚后就成为丈夫的私有财产,只有从事农业生产和家务劳动的义务,没有支配财产的权力。男方只要有牛等财物,可以先后买几个妻子,如果谁家小伙子穷得拿不出一个牛头,那就只有打光棍了。
人头领阿鲁松本有7个老婆,因为要入党当全国政协委员,阿鲁松现在只留下了最年轻的老婆,不过膝下却有25个孩子。独特服饰与风俗,妇女不准吃肉
这里的手工艺品(主要是刺绣的裙子)很有名,人妇女从童年八九岁穿裙子时开始,父母就不准女儿吃牛肉、猪肉和鸡肉(鼠肉、麻雀、鱼、野鸡不在禁律之内),一直要到生过三四个孩子后才允许吃肉。
老一辈的人妇女,以耳洞越大为豪,尤其是以佩带硕大的银耳鼓为荣,如今,年轻一代早已不再这样穿耳洞,人的“大耳洞”习俗渐渐的要消失了。人手抓饭是这里一道独特风味,制作人手抓饭时,为确保食物的原汁原味,除食材原生态外,连烹饪器皿蒸锅、拌勺等也都是自己打制。用谷米和上切碎的鸡或内脏焖熟,再配上几块香喷喷的土鸡块或肉,抓饭是人每逢节庆或招待客人的传统美食。察隅,西藏真正的江南!
位于西藏东南部的察隅县有着“西藏小江南”之称,这里独特的亚热带气候适宜水稻、芭蕉等亚热带作物、植物的生长。
翻过雪山,从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原,直接落入海拔不到一千米的谷底,从高寒世界进入亚热带河谷,从冬天直接穿越到夏天。
碧玉般的溪流宛转在山谷之间,泛起的浪花雪白或隐藏着淡蓝,阳光从高耸的群山投射下来,山谷狭窄的溪流,或明或暗,世界变得如此幽静而梦幻。独特的地貌和气候,造就了察隅“一山有四季,四季不同天”的神奇自然景观。
几十公里内,让你历经四季!
平原地区从南到北相隔数千公里才能呈现出热、温、寒三带的自然景象,而察隅从低到高则出现在水平距离仅数十公里的范围内。
在这里,不同的乡镇气候各异,如果你早晨从下察隅镇出发到县城仅需穿一件衬衫,中午到县城就要加一件外套,晚上到古玉则需再多穿一件毛衣。
自驾察隅,使人真真切切地欣赏到“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自然风光,简直是爽爆、美爆!
那一条条虐美的路!
高山峡谷地带,路自是平坦不了,有时实在是虐得很,不过有美景的相伴,虐路也成了刺激的体验从,成为一条独特的风景线。
察隅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林芝市辖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东临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和昌都市左贡县,西邻墨脱县(珞隅),北连昌都市,南接缅甸和印度。属高原气候。
察隅(chayu)县是藏南三隅之一(另为门隅和珞隅),察隅县是重要边境县,边界线总长588.64公里,占全市边境线的八分之一还多,其中中印边界401公里,中缅边界187.64公里。历史上著名的茶马古道通过这里。
察隅县辖3乡3镇、96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面积31659平方公里(实控面积19200平方公里,其余的为印度控制),人口3.24万人(2017年3月)。境内有梅里雪山、慈巴沟保护区等景点,有“西藏小江南”的美誉。
在西藏高原的东南部,是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山脉交接的地方,境内重山峻岭,峡谷深切,河流密布,雨量充沛。除农产品外,察隅的森林,药材,矿藏和畜牧品也很丰富。著名的梅里雪山就位于察隅境内,每年观者甚众。
察隅面积31659平方公里。南部地区被印度占领,划入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边界问题仍未解决。耕地面积3.5万亩,森林面积864万亩。总人口近2.5万。辖6个乡,23个村民委员会。
察隅藏语意为“人居住地”。吐蕾时期这里就有了宫衙建制。1371年帕竹政权的释迹坚赞当政后,宗址设在科麦。清朝设科麦县。县府迁至吉公。
该县属喜马拉雅山与横断山过渡地带的藏东南高山峡谷区。地势北高南低,起伏很大,垂直高差悬珠。谷地海拔南部边缘只有1400米,而5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0多座,最高峰为6700米的梅里雪山。全县平均海拔2300米。属喜马拉雅山南冀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温和,降水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年日照时数为1615.6小时。年无霜期200天以上。年降水量793.9毫米。自然灾害主要有地震、洪水、泥石流、干旱、虫灾等。
名特产品主要有广柑、桔子、甘蔗、藏式木碗、木盒、竹编盒、木制马鞍等。
吉公地处海拔2326米。邮电、银行、学校、医院等社会服务设施齐全。
察隅县是人的主要分布区。人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但没有文字,多使用结绳或刻木记事的方法。人以农业生产为主,播种分点播和撤播两种方式。男子一般穿无袖长衣(长达臀部以下),女子穿有袖的短上衣(仅遮胸部)和裙子。男女都用大披肩和挎包。婚姻制主要是父权制下的一夫一妻制。
全县总面积31659平方公里(实控面积19200平方公里),辖3乡3镇、96个行政村,人口25823人。
边防重地。察隅县是西藏自治区重要边境县之一。边界线总长588.64公里,占全区边境线的八分之一还多,其中中印边界401公里,中缅边界187.64公里,是西藏自治区的重要边境县之一。1962年,著名的中印自卫反击战瓦弄战役就发生在该县。
多民族聚居地。全县共有藏、汉、纳西、独龙、苗、回、门巴、珞巴、僳僳、怒等十个民族和一个未识定民族----人,呈现小聚居大杂居和交错居住的分布特点,各民族在发展戍边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更加紧密,各民族文化相互融通,使得民族风情纯朴、人文景观丰富。
“雪域小江南”。全县平均海拔2800米,县城所在地在竹瓦根镇吉公村海拔2360米。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相对高差达3600米,典型的高山峡谷和山地河谷地貌,独特的亚热带气候,造就了察隅“一山有四季,四季不同天”的神奇自然景观,赢得了察隅“西藏小江南”的美誉。
自然资源丰富。有着以雅鲁藏布江支流察隅河和怒江为主体的几十条大中河流,落差较大,具有巨大的水能开发利用价值;蕴藏着金、银、铜、锡等数十种稀有矿物,其中古拉乡满宗牧场金矿、上察隅镇本堆石榴籽石和锡矿储量丰富,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木材蓄积量1.1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面积达60%,有红豆杉、云杉、檀香、香樟、云南松、马尾松等300多野生树种,其中有10多种属国家级珍贵树种;林下资源有松茸、木耳、天麻、虫草等;野生动物主要有虎、豹、熊、小熊猫、麝、鹦鹉、黑颈鹤等,其中属国家级保护动物的有100多种。
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察隅县坚持“勤政廉政讲公正,求实务实抓落实”,把经济社会发展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来抓,采取有力措施,实现了县域经济的超常规发展、社会事业的蓬勃发展,营造了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边防巩固、人民安居乐业、事业兴旺发达的有利局面。
察隅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边,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察隅县地处东经97度27分,北纬28度24分。她东邻云南省,北邻昌都左贡县,西面与墨脱县接壤,南与印度、缅甸交界。
察隅县面积3.1万平方千米。该县地势险峻,山峦重叠,峡谷深邃。全县地势总的趋势是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高东南低,相对高度差达3600米,垂直高差悬珠。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和山地河谷地貌。谷地海拔南部边缘只有1400米,而5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0多座,最高峰为6740米的梅里雪山。全县平均海拔2300米。
察隅县属喜马拉雅山与横断山过渡地带的藏东南高山峡谷区。梅里雪山位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德软县和西藏的察隅县交界处,地处横断山脉中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之腹地。它是藏传佛教的朝觐圣地,位列藏区八大神山之首。它北连西藏阿冬格尼山,南与碧罗雪山相接,冰峰接踵,雪峦桓亘,其主峰卡瓦格博海拔6740米。
察隅县地势向南倾斜,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沿沟谷直接伸入。有着以雅鲁藏布江支流察隅河和怒江为主体的几十条大中河流。
察隅依山处谷,对面也是一座差不多高度的大山,两山之间一条河流向东奔泻而下,名为察隅河。
怒江僳僳族自治州地处云南西北部的青藏高原南延部分横断山脉纵谷地带,北靠西藏自治区察隅县,怒江州地处濒临欧亚和印支两大板块的结合部,奇异的地质构造运动造就了怒江全境沟壑深切、雄伟壮丽的高山大川景观;境内群山横立、江河纵流,独龙江、怒江、澜沧江三条大江从西向东相间排列,由北往南纵贯担打力卡山、高黎贡山、碧罗雪山以及云岭山脉,切割出三条深邃悠长、神秘莫测的大峡谷,被人们称为怒江大峡谷或东方大峡谷。怒江峡谷长310公里,平均深度为2000米,仅次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为世界第二大峡谷。
独龙江源于西藏察隅县,这条异常汹涌的河流紧贴横断山脉主体的西北麓,被陡峭的高山所围堵。东面是5000多米高的高黎贡山(僳僳语称曲果),西面有同缅甸毗邻的4000多米高的担当力卡山。独龙江由上游克劳洛河与麻比洛河汇合后从迪布里地方流入贡山县,到茂顶又转向西流,过马库入缅甸,汇入恩梅开江。在境内流长90多公里,流域面积1947平方公里。整个独龙江犹如一条青色的长龙,奔腾咆哮在云雾缭绕的群山之中。整个河谷地形复杂,从高处望,河谷的山峦绵延起伏林海茫茫蔚为壮观。从山肢到山巅气候温度相差很大,平时沿江行趟,挥汗如雨,行至山腰就有了凉意,待到山顶就是寒气袭人了。独龙江水落差很大,远望江水上游,有如从天而降之感。
1912年设县,察隅,系藏语音译,意为片岩石地。这里过去是中印茶马古道上的重要一段,解放前,还有许多商队、马帮从这里去印度作生意。此路段路面基本上是岩石碎片,使过往的人和骡马难以行走,所以被叫做“察隅”。
吐蕃时期这里就有了官衙建制。清末,赵尔丰的清军曾经过此地,离县城不远的温泉源头的巨石上有清军刻的诗文。
公元1371年帕竹政权的释迦坚赞当政后,宗址设在科麦。清代设科麦县。民主改革前为西藏噶厦政府所辖,此处设立的桑昂曲宗归朵麦基巧领辖。
1912年设县,察隅,系藏语,意为“察”人居住地。
1960年改设桑昂曲宗县,县府驻下察隅的赤通拉卡。1966年5月改称察隅县,县府驻竹瓦根镇,属昌都地区行政管辖,1986年林芝地区恢复成立后,划属林芝地区管辖至今。
察隅县辖6个乡,96个村委会:竹瓦根镇、上察隅镇、下察隅镇、古玉乡、察瓦龙乡、古拉乡。
1997年,面积31653.9平方千米(包括印度占领区),实际控制面积19278.5平方千米,人口2.6万(其中城镇人口0.4万)。辖6个乡:竹瓦根乡、上察隅乡、下察隅乡、古玉乡、察瓦龙乡、古拉乡。县政府驻竹瓦根乡吉松村。(根据《政区大典》整理)
竹瓦根乡(ZhuwagenXiang)县政府驻地。1960年成立竹瓦根区,1972年改公社,1978年复置区,1980年改乡。人口0.3万,然察公路过境。辖吉公、竹瓦根、日东3个村委会。
上察隅乡(ShangchayuXiang)1960年成立上察隅区,1972年改公社,1978年复置区,1980年改乡。位于县政府西,距县政府117千米。面积0.3万,有公路通达。辖木宗、松冷、格拥3个村委会。
下察隅乡(XiachayuXiang)1960年成立下察隅区,1972年改乡,1978年复置区,1984年改乡。位于县政府西南,距县政府61千米。面积0.1万。然察公路通达。辖察隅、沙玛、巴安通、扎巴4个村委会。
古玉乡(GuyuXiang)1962年成立古玉区,1972年改公社,1978年复置区,1987年改乡。位于县政府驻地北,距县政府80千米。人口0.3万,然察公路过境。辖古井、闪龙、措珠3个村委会。
古拉乡(GulaXiang)1960年成立古拉区,1972年改公社,1978年复置区,1987年改乡。位于县政府驻地东北,距县政府120千米。人口0.4万。辖扎西、次朋、阿巴、温玉、萨堆、扎巴6个村委会。
察瓦龙乡(ChawalongXiang)1960年成立察瓦龙区,1972年改公社,1978年复置区,1981年改乡。位于县政府驻地东南,距县政府250千米。人口0.7万。辖格日、扎恩、目巴扎那、瓦堡、门空6个村委会。
2000年,察隅县辖1个镇、5个乡。总人口25939人(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各乡镇人口:竹瓦根镇5138人、上察隅乡3031人、下察隅乡5150人、古玉乡2824人、古拉乡3214人、察瓦龙乡6582人。
2005年全县推广优质高产水稻面积2000亩,发展公路沿线和县城郊区大棚蔬菜229亩,荞麦种植7500亩,产量达到70万公斤;饲用玉米种植14505亩,产量达到542万公斤,逐步培育起具有市场发展潜力的西藏荞麦和西藏玉米品牌。交通:下察隅离察隅县城70多公里,察隅县城每天有一班开往下察隅的班车,上午8点出发,下午3点返回,车票每人30元;也可在察隅县城包车前往,来回300元左右。
该话题由百家号作者二金爱旅行「简介:旅行要学会随遇而安」整理发布。
更多关于话题察隅有“西藏小江南”的美誉,你去看看就知道了的细节请微信搜索百家号Lite小程序关注作者「二金爱旅行」进行订阅哦!了解更多

「察隅有“西藏小江南”的美誉,你去看看就知道了」热议话题订阅

微信小程序,百家号Lite,察隅有“西藏小江南”的美誉,你去看看就知道了
订阅小程序

方法1:微信扫描百家号Lite小程序码即可订阅热议话题「察隅有“西藏小江南”的美誉,你去看看就知道了」

方法2:微信搜索百家号Lite小程序名称进入,即可订阅热议话题「察隅有“西藏小江南”的美誉,你去看看就知道了」

方法3:微信网页访问即速商店,长按识别百家号Lite小程序码即可订阅热议话题「察隅有“西藏小江南”的美誉,你去看看就知道了」

百家号Lite小程序热议话题「察隅有“西藏小江南”的美誉,你去看看就知道了」由百家号Lite原创摘录于微信小程序商店shop.jisuapp.cn,转载请注明出处。

百家号Lite热议话题「察隅有“西藏小江南”的美誉,你去看看就知道了」由百家号Lite开发者向微信用户提供,并对本服务内容、数据资料及其运营行为等真实性、合法性及有效性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