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百家号Lite小程序热议话题「人生百年,什么是“幼、弱、壮、强、艾、耆、老、耄、期”」
人生百年,什么是“幼、弱、壮、强、艾、耆、老、耄、期”
我们知道,我国传统文化里,对于礼节是非常讲究的。即使一个称呼,也有很多种“文雅”的代号。就拿我们最常见的各个年龄段来说,现在人的说法有:婴儿、幼儿、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相比之下,古人的称谓就要复杂多了。虽然今天的我们,没有必要去全部沿用那些繁文缛节,但出于了解古代文化,也还是有必要加以了解的。
传统
西汉时期的《礼记》,里面就有一篇专门描述举止礼仪方面的文章“曲礼”。里面说到:“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曰期,颐”。里面说到的这些代称,有几个我们还比较熟悉,比如“幼”,就是指十岁的儿童,“弱”指的是二十岁。但里面也有好几个非常陌生的,现在也很少有人提起的,比如“艾”,看上去是不是以为就是艾叶?今天,就来介绍一下这几个年龄段的代称以及简单的来源:
人生
幼:一个人满了十岁,就进入“幼年”,开始上学的年龄了。我们现在提倡七岁上学,古人发育慢一点,十岁算是和现在相当水平吧。这个词害促生了一本启蒙书籍《幼学琼林》,怎么样,只要知道“幼”是什么意思,看到书名就知道适合哪个年龄段的人读了吧;
弱:人到了二十岁,古人称之为“弱”,因为古代男子到了二十岁,要举行“及冠礼”,所以“弱冠”常连用。我们现代人说二十岁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怎么能称为“弱”呢?这个“弱”,我认为主要是指的思想和阅历上,毕竟,身体虽然正是强壮,但人生的阅历还是薄弱了点;
壮和强:三十岁的人称为“壮”年,四十岁称之为强。我们现在经常强壮连用,在汉语里,强和壮是有点细微区别的。强侧重于精神上,壮侧重在形态上,大多数情况下,强基本可以包括壮,但壮一般不用于包括强。我认为,三十岁称为壮,是一种“壮大”的意思,四十岁的“强”,是在壮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形神俱备了。所以古人说三十可以成家,四十可以做官管理别人了;
壮年
艾:五十岁称之为“艾”。这个应该算是很冷僻的一个知识了。有人认为,因为艾叶的颜色是苍白色的,人五十岁之后,头发开始发白,这个“艾”取的就是颜色的类比。我倒认为,古代有一种“艾服”的代刑,割掉膝盖以上的衣服,露出膝盖,以代表受过宫刑。人到五十岁之后,开始出现行走不便,这个“艾”,应该指腿脚不便似乎更恰当;
耆和老:六十岁称为耆,七十岁称为老,这两个意思还算好懂。“耆”,我们现在也还有“耆宿”的尊称,只不过古人把六十岁当成老年的开始,因为人均寿命的提高,我们现在却差不多七十岁以后才勉强算得上老人。这个理解起来不困难;
耄:这个也比较少见,现代即使用到也会是“耄耋”连用,从字形上应该也能得出“老”的意思。你看,上面都是一个“老”字,下面加个“毛”字,就是毛都老了,加个“至”字,就是老到了或者最老了。反正这个从字形上基本能理解;
百岁老人
期:百岁老人,称之为“期”。古代因为人均寿命很低,很少有活到百岁的人,于是便把一百岁当成人生的极限,俗话也说“百年大限”。所以把百岁用“期”表示,应该就是“期限”的意思,表示这个人已经超出极限,后面的“颐”就是待人颐养了。
该话题由百家号作者燕无衣传统文化「简介:解读经典典籍,深度内涵思想,弘扬传统文化」
更多有关人生百年,什么是“幼、弱、壮、强、艾、耆、老、耄、期”的话题讨论请访问百家号Litex小程序关注作者-燕无衣传统文化了解更多
方法1:微信扫描百家号Lite小程序码即可订阅热议话题「人生百年,什么是“幼、弱、壮、强、艾、耆、老、耄、期”」
方法2:微信搜索百家号Lite小程序名称进入,即可订阅热议话题「人生百年,什么是“幼、弱、壮、强、艾、耆、老、耄、期”」
方法3:微信网页访问即速商店,长按识别百家号Lite小程序码即可订阅热议话题「人生百年,什么是“幼、弱、壮、强、艾、耆、老、耄、期”」
百家号Lite小程序热议话题「人生百年,什么是“幼、弱、壮、强、艾、耆、老、耄、期”」由百家号Lite原创摘录于微信小程序商店shop.jisuapp.cn,转载请注明出处。
百家号Lite热议话题「人生百年,什么是“幼、弱、壮、强、艾、耆、老、耄、期”」由百家号Lite开发者向微信用户提供,并对本服务内容、数据资料及其运营行为等真实性、合法性及有效性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