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百家号Lite小程序热议话题「没有自我,不能归属于自己,必归属他人」
自我意识是在儿童0~6岁(有的孩子一直持续到12岁)之间建立,儿童几乎将他全部的热情和注意力集中在了自我的建构中。因此,皮亚杰透过观察发现,0~6岁的儿童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如果没有这样的激情和全部的投入,婴儿是无法形成自我,最后也无法走出自我,成人后就真的以“自我为中心了”,也就丧失了“我”与他人、社会分离的机会和界限。成人世界许许多多的纠葛,就是无界限造成的。丧失自我的孩子,内心充满了挣扎。成长到12随时,一个拥有自我的孩子,和一个没有自我的孩子,在处理同一件事时,人格状态有巨大差异。拥有自我意识的孩子他归属于已经形成的自我,他不需要从归属别人那里寻求安慰,并且他能清晰知道对方的意图。但丧失自我的孩子,因为有人对他说“这样做”“那样做”,他容易在别人的自我中迷失了自己,于是,他可能屈从别人,寻求归属。
记得我的父亲就是那种凡是想着别人的人,我感觉别人家的事他都可当回事,自己家的事从来没有别人家的事重要,甚至他把这种理念要强加于我。
记得小时候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久久回荡在我的脑海中,我表姐和堂妹同时来我家玩,结果两人玩得很不愉快,吵架打架,我只能从中劝架,闹得很不愉快,结果爸爸妈妈下班回家后,知道了事情的经过,每个人把我训了一顿,说我不对,没有起到从中调解的作用之类的,巴拉巴拉,总之都是我的错,我记得我当时哭得特别伤心,因为我觉得这件事情跟我半毛钱关系都没有,而且我还从中做和事老,尽我最大的努力去平息这场战争,可是到头来没有表扬我做得对,反而扭曲事实,两个人都批评我做得不对,我的世界观崩塌了?不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当时感觉我像是被捡来的孩子,没有疼没有人爱,我还不如一个外人,有没有考虑过当时幼小的我(可能才上小学一、二年级吧)的感受。我感受到此时此刻父母分别给堂妹、表姐的爱远远胜过了我,甚至让我感觉不到他们的爱。类似的事情很多,以至于我不知不觉自我意识形成出现了问题,自到我成年后步入社会后,我感觉到了这种依附他人存在感的危害,我处处为别人着想,结果到头了吃亏的都是自己,自己吃了亏后,又感觉到了不公平感,于是产生很多负面情绪和负面想法,以至于有些事情决策失误,甚至是人家关系处理有问题。
幸亏在我生完孩子后,加之在社会磨练过程中,我觉察到这样是有问题的,我应该首先遵循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感受然后再去考虑别人照顾别人,自从我这样做后,心态平和了很多,那种不公平感也少多了,也少了对其他人的怨恨。
我身边那位快50岁的大姐有明显的归属他人,依附他人而存在的现象,我之前跟她提过,让她尊重自己,多爱自己,多参照自己内心的想法,当时她说对,可是事后她还是向以前那样依附于他人寻找存在感,然后再去不断的抱怨别人。陷入这种恶性循环不能自拔。我看得很清楚,但是我不清楚该如何去帮助她,因为我感觉她自我意识,自我人格完全缺失,在家也是依附老公、孩子、家人的需求而生活并寻找成就感的,她自己觉得应该是这样的,这样她很快乐。我同情她的同时,也觉得很可悲,她没有改变的勇气,没有觉察的敏感。
我很庆幸在我35岁的时候我认识到了生命的本真,并且更加接近它。
没有自我,不能归属于自己,必归属他人。
该话题由百家号作者二公主成长的喜与忧「简介:孩子的教育真的是一场自我修行」
更多有关没有自我,不能归属于自己,必归属他人的话题讨论请访问百家号Litex小程序关注作者-二公主成长的喜与忧了解更多
方法1:微信扫描百家号Lite小程序码即可订阅热议话题「没有自我,不能归属于自己,必归属他人」
方法2:微信搜索百家号Lite小程序名称进入,即可订阅热议话题「没有自我,不能归属于自己,必归属他人」
方法3:微信网页访问即速商店,长按识别百家号Lite小程序码即可订阅热议话题「没有自我,不能归属于自己,必归属他人」
百家号Lite小程序热议话题「没有自我,不能归属于自己,必归属他人」由百家号Lite原创摘录于微信小程序商店shop.jisuapp.cn,转载请注明出处。
百家号Lite热议话题「没有自我,不能归属于自己,必归属他人」由百家号Lite开发者向微信用户提供,并对本服务内容、数据资料及其运营行为等真实性、合法性及有效性承担全部责任。